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巴南 > 正文

扶贫车间不停工 帮扶群众暖人心 今年全区238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发布日期:2021-09-06 18:45

合作社工作人员将稻谷铺平晒干  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莎  摄.jpg

▲合作社工作人员将稻谷铺平晒干 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莎 摄

“在这里打工,离家近,一个月有2000元,我很满意!”9月2日,在安澜镇金澜众创农业股份合作社“就业扶贫示范车间”上班的马荣碧说,眼下正是水稻收割季,虽然很忙碌,但她却乐在其中。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通过就业扶贫车间、“雪中炭火”就业帮扶活动、困难人员技能培训等举措,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今年1—7月,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382人。

家住安澜镇平滩村的马荣碧曾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老伴时常生病,家里因病致贫。两年前,她得知村里成立了“就业扶贫示范车间”,在村里的帮助下,她成功进入到扶贫车间上班。与传统意义上的“车间”不一样,这个扶贫车间就是村里的专业合作社。

据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扶贫车间以促进建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主要设置在镇街、村,是组织建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材料加工业务的生产加工点。就业扶贫车间主要包括利用镇街、村闲置土地、房屋创办的厂房式扶贫车间、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和“基地+农户”的合作社扶贫车间等模式。

马荣碧所在的就业扶贫车间就是村里的金澜众创农业股份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业,包括种植红柠檬、柑橘、梨子、桃子、花卉等,为了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就业扶贫车间在带动村民增产的同时,也不断吸纳村里的贫困人口就业。

据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田卫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就业扶贫车间积极促进当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通过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带动和覆盖村民享受分红。目前,已解决当地40余名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脱贫户、残疾人等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10余人,月收入2000余元。

在我区,像马荣碧这样通过就业援助方式实现就业的人,还有很多。

据悉,近年来,我区先后建立3个“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累计帮助30余名脱贫户及残疾群众走上稳定脱贫的道路。今年,我区将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低保户家庭人员、脱贫人口、残疾人、“4050”人员等重点群体纳入帮扶范围,建立就业救助对象“发现—认定—帮扶—跟踪”长效机制及台账清单,实施“优先享受政策、精准推荐岗位、企业家对接帮扶、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精细化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重拾生活信心。(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莎 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