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巴南 > 正文

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 培育受得起“烤验”的丰产优质稻

发布日期:2021-08-05 16:10

南彭街道忠兴水稻试验田.jpg

南彭街道忠兴水稻试验田

研究员筛选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 刘纪湄.jpg

研究员筛选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 刘纪湄

试验田里的水稻  刘纪湄.jpg

试验田里的水稻 刘纪湄

“这个水稻杂交组合的丰产性、株叶性以及结实率都好,而且叶片挺直,在这个季节能看到这样的好结果,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近日,在我区南彭街道忠兴水稻试验田里,来自重庆市农科院的博士研究员王楚桃和他的同事头顶烈日,正在进行选种、育种工作。

当天,研究团队从300多个水稻杂交新组合里,发现8个水稻杂交组合的长势非常好,这令大家十分欣喜。

据了解,受气候的影响,重庆一直是全国稻米品质改良难度最大的稻区之一,曾经被称为“劣质稻产区”,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近30年来,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扎根科研一线,扑在田间地头搞选育,并把水稻试验基地选址在南彭街道的忠兴。

“忠兴的海拔只有280米左右,四周环山,水稻灌浆期温度高,不利于优质稻的生产。”王楚桃告诉记者,他们就是要在这个天然的逆境条件下筛选优质稻,其目的在于培育优质、耐热的杂交水稻品种。

从无到有选育水稻新品种,并非易事。而要在寡日照的重庆稻区,选育出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水稻新品种,则难上加难。尽管如此,重庆市农科院的水稻研究团队还是从国内外收集的近10万份水稻资料中,发现1份有用的水稻数据,并立马开展品种培育。最终于2018年在南彭街道忠兴水稻基地里培育出新品种“神农优228”,破解了优化寡照区水稻质量的难题,实现了在重庆“劣质稻产区”产出优质米的突破,该新品种还获得了全国金奖品种。

当然,在重庆培育优质水稻之路并不止步于此。“这个穗子要先放在杂交袋里,待它完全开了,再等上5到10分钟,才可进行投粉。”当天,王楚桃还对杂交水稻新品种开展了授粉工作,旨在从试验田里的3000多个水稻杂交组合中“优中选优”,培育丰产优良品种。

“这个季节非常关键,我们要对每个水稻杂交组合的株叶形、抗倒性、结实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条件较好的苗头组合,等到成熟时,再对它们进行测产、烤灼、密植测试、食味品尝,最终挑选出最优的水稻杂交组合,进入国家实验和推广阶段。” 王楚桃进一步介绍道。

目前,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已推广自主研发的优质水稻1.5亿亩,增加产值150亿元。未来,该研究团队将继续依靠“科技兴粮”,助力重庆乡村振兴。(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纪湄 实习生 毛俊琪)